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党建 >> 正文
学生党建

薪火行动之重阳慰问第三弹


2018年11月05日 16:35  点击:[]



慰问朱建华老师

1014日上午,戚涵、冯朱、樊思瑜、冯金凤四位同学来到人文学院退休老教师朱建华老师家中,向朱老师送去重阳节慰问。

当我们一踏入居民楼,就看见一身红衣的朱老师站在门口迎接我们。朱老师今年已经75岁,但还是精神矍铄。一将我们迎进门,朱老师就热情地为我们泡茶、剥柚子、切石榴,就像来到我们自己的爷爷奶奶家中那样。

朱老师询问了大家的年纪,关心两位大四同学的个人发展。朱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她年轻时的经历:由于上学早、跳级,她成了同学中年龄最小的那个,也正赶上了上海的教育改革,成了华师大的预科生,也是文革前最后一批上完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工作是分配的,但她和同学们响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因此到了成都教书;在成都时的条件很艰苦,不适应当地气候……朱老师说:我是幸运的;人的命运真的很难说,但是只要自己努力,还是会有一个好的结果。朱老师和大家聊了很多家常,期间她的闹钟响了——她的身体不好,需要每天定时吃药。尽管如此,从她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现在的生活是平淡而满足的。

当我们向朱老师告别之前,她热心地告诉我们公交线路,最后还是不放心地将我们送到车站,看着朱老师缓慢离去的身影,大家都觉得很感动,此行甚有意义。

“重阳慰问”活动心得——拜访朱建华老师

 

 

朱建华老师是一位十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老人。无论是在拜访前与她联系之时还是在拜访当天,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谢谢你们。其实应该说感谢的是我们,谢谢您让我们有机会去了解您,谢谢您愿意和我们分享那些不容易的时光,也谢谢您对我们的热情招待。朱老师的话语是平实朴素的,但却让人如沐春风,她的真诚让人动容。希望朱老师的病痛能够减轻,希望时光能够温柔地对待这位可爱的老人!

——汉语言154戚涵

 

朱老师是一个非常和蔼的奶奶,虽然头发花白,但看起来很有精神,没有丝毫行动不便的样子,还很热情地招待我们。刚开始我们还有些拘束,静静地听朱老师讲她以前的经历,讲到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时,我们都会笑起来,气氛也变得欢快起来,大家畅所欲言,聊成都和重庆的生活经历,聊各自身边发生的事,偶尔有些小小的吐槽,轻松的话题不断,每当我们讲述时,朱老师也总是笑眯眯地倾听。这是一个坚强乐观、平和谦逊的老教授,早期的艰难岁月没有压垮她,反而使她更添智慧,如今显现出一种从容气度来,我惊讶于这个75岁老人显露出来的年轻,这是一种精神和思想上的年轻,不忘初心,与时俱进,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这句话最好的诠释:不执于苦,不悲过去,不贪未来,怀平和之心。

——汉语言154冯朱

 

我们今天拜访了朱建华老师,她虽已有七十五岁的高龄了,但仍很健谈。她向我们讲述了她读书学习和在成都教学的简单历程。虽然老师所处的年代离我们比较远,但仍能从她的话语中想象到她那个年代的环境和她所经历的辛酸、波折,这是我们现在的孩子没有体验过的。而且虽然开始的时候我跟其他的小伙伴都有一点不好意思,但到后来就都聊开了,走的时候还有点舍不得。老师十分好客,在我们到来时就赶紧准备茶、水果之类的,我们都感觉不太好意思了——太麻烦老师了。

——汉语言175冯金凤

 

这位教师实在是一个很和蔼的人。从我们进门开始,她迈着缓缓的步伐,为我们倒了茶水,掰开了柚子,略有些不好意思的招待我们。于是我们开始和她讲话,从她读书的时光到她教学的日子,从上海到四川到浙江,从过去的学校到现在的学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教师语带可惜的说,原本能请我们吃果盘里的猕猴桃的,但是它们实在太硬了,一直放不软。看了盘里猕猴桃和石榴,我就提醒她石榴这样的水果是很难起到催化猕猴桃的作用的。于是下一刻,那个刚才还完好无损的石榴就被掰成了四瓣,张着鲜红的嘴无声地躺在我们面前,最后那剩下的部分,也被包裹着塑料袋带回了我们寝室。 

——汉语言175樊思瑜

 

 

 

 

 

 



上一条:薪火行动之重阳慰问第四弹
下一条:薪火行动之重阳慰问第二弹



返回

地址:绍兴市环城西路508号 | 电话:0575-88342248 | 传真:0575-88348503 | 邮编:312000 | 备案号:浙ICP备05014572号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 您是访问本站的第 0772171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