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院简介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鲁迅人文学院情况简介

【学院概况】

鲁迅人文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前身可以追溯到1909年创办的山会初级师范学堂(鲁迅先生曾任监督),至今已有110余年的历史。自1977年起设立中文科,培养专科生。自1996年起,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2004年,更名人文学院。2008年,中文一级学科硕士点立项建设,2013年通过验收,2014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2024年,更名鲁迅人文学院。全院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计1100余人,教职工75人。长期以来,学院赓续於越文脉,弘扬鲁迅精神,开拓越学,形成既古朴厚重又饱含灵秀之气的学术传统。先后为社会输送毕业生11000余名,涌现出一批知名学者、国家和地方治理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浙江文化强省建设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75人,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7人。硕士生导师45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0人。国家级人才3人,省部级人才8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8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浙江省优秀教师2人。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共28人次,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及第一层次、浙江省“万人计划”文科领军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五个一批”人才、楚天学者、南海名家等。聘任国内知名学者为全职特聘教授、鉴湖学者讲座教授共15人。


【学科专业】


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2个本科专业,“中国语言文学”“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教学(语文)”3个硕士点。2022年12月,学校被浙江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中文为学校三大立项建设学科之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一流专业,2019年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目前有省一流本科课程5门、平台在线课程7门,立项主编省“四新”教材5部,出版浙江优秀先贤教育教材2 部。近三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中国古代文学学科2005年列入浙江省重点学科(A类)。自2015年起,中文一级学科两次入选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

遵循“做强、做特、做优”的原则,重点打造五大特色研究方向,努力打响“越文化”“鲁迅”学术品牌。

以鲁迅研究为特色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依托鲁迅研究院和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建设“鲁迅研究”品牌,在鲁迅与越文化、鲁迅作品、鲁迅思想、鲁迅接受传播、现代浙江作家研究等方面取得较为突出的成果。

以越文化研究为特色的中国古代文学方向。依托浙江省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聚焦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开展越文化与古代文学、明代诗文、明清戏曲、阳明心学与文学、陆游与宋韵文化研究,推动学科特色转化为学术优势。

以浙江文献研究为特色的中国古典文献学方向。围绕文献整理研究、文化数字化,打造“浙江文献研究”学术品牌,争取建设全国知名的浙学典籍、浙江文献整理研究高地。拓展《国语》等传世经典研究,强化方向优势。

以吴闽方言音韵研究为特色的汉语言文字学方向。坚持特色发展,深耕吴闽方言与音韵研究领域,拓展冷门绝学研究,培育新的学术生长点。

以中西文论、越地美学研究为特色的文艺学方向。以中西文论、越地美学为研究重心,争取越地美学研究在国内独树一帜。


【平台科研】

拥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鲁迅研究院”、浙江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与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共建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书法)。同时拥有市级平台“绍兴市宋韵文化研究中心”“绍兴市科学家精神研究中心”及校级平台“浙东唐诗之路研究中心”“越地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新时代东西部协作浙川研究交流中心”。“中国语言文学与越文化研究”入选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

坚持创新引领,优势发展,注重在越文化、鲁迅研究等特色领域深耕细作,积累沉淀。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在《文学评论》《中国语文》《哲学研究》《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近200部。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及青年项目9项、后期资助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项,“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3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3项,中国侨联项目1项,国家语委项目1项。出版著作、教材50余部。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项。


【人才培养】

以“立德立言,求实求真”为院训,致力于培养政治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的高素质师范人才和创新能力突出文化传承人才。现有阳明剧社、风则江文学奖、河洲文学社、大学生诗歌节等4个省级、校级大学生文化品牌。近三年来,学生获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共16项;获“挑战杯”全国竞赛三等奖2项、浙江省一等奖4项、三等奖4项;获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银奖1项,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1项、银奖1项;获长三角师范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项,省级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等奖项10余项;获省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一等级8项,其他省级奖20余项。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浙江中小学骨干、校长和语文特级教师,被誉为浙东语文教育师资培养的“摇篮”。


【社会服务】

坚持需求导向,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与鲁迅文化基金会等单位合作,持续10年举办“大师对话·鲁迅与世界文豪”。参与活动的国内外学者、大使馆文化官员130余人,大学生6000余人,影响海外受众百万人次。协助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在瑞士日内瓦大学、意大利摩德纳大学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1所大学开设海外“兰亭书法学堂”,打造“越文化丝绸之路”。协助地方政府举办“世界阳明心学大会”,承办“越文化高峰论坛”“全国阳明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全国大学生知行合一传习论坛”。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倡导的“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参与“绍兴文化研究工程”,承担重大项目“绍兴宋韵文化研究”“绍兴戏曲曲艺文化研究”等。参与《绍兴大典》编纂、陆游三山故里重建、贺秘监祠改造等项目。近五年来,获横向课题40余项,立项经费逾2000万元。


 



联系方式
  地址:绍兴市环城西路508号
  电话:0575-88342248
  传真:0575-88348503
微信公众号
关注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 备案号:浙ICP备05014572号  |  您是访问本站的第 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