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盛大的梦,是从春季开始编织的梦,是在寒冬凛冽时盛开的梦。
她是来自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205班的陈佳妮,成功申请入学香港城市大学中文专业(中国历史与文化遗产方向)。
Part 01
心有目标 去兮不懈
在大二上半学期,她了解到国内考研竞争激烈的基本现状和本科生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毅然决定申请留学。根据留学申请的时间线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她定下了“平时抓牢绩点,大三下半学期前考出语言成绩,预留半年给申请文书打磨”三个目标。
她始终相信,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选择学校上,她首先关注的是学校的QS排名和申请难度,其次是专业与自身性格和本科专业的匹配度,最后是就业前景和方向。她根据自己的本科专业大致确定了申请方向为教育类和中文类,也确定了初步的申请方案。最后,她收获了五封offer,选择了香港城市大学。原因有二:第一,专业足够有趣。她热衷于阅读生态文学作品,沉醉于探索这些作品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中国社会复杂文化之间的关系。港城开设的中文硕士的分支二课程包含了许多与中国文学创作和历史文化相关的课程,将文学与中国社会文化深度融合,不仅为追求文学创作深造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更为那些渴望深入了解地域文明保护精髓的求知者打开了探索之门。第二,学校地理位置优越。相较于英国和澳洲,香港对于大陆学生来说,其人文社会环境更为熟悉和亲切,且该校的中文专业均为普通话授课,对英语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选择香港城市大学不仅能够让她更快地适应生活和学习环境,而且也能更加便捷地回大陆参加实习和招聘活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总说“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曾经认为那些走不出的淤泥,到如今也就这般”,可回首这一过程的艰辛与不易,却也历历在目、刻骨铭心。
首先是专业成绩。在备战申请QS排名前100的学校的几百个日夜里,她用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她深知双非学院的学生要想成功申请到这样的顶尖学府,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她不仅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还极其重视每一个小作业,力求在细节中做到尽善尽美,确保自己的绩点至少达到85分这一申请门槛。正是这样的努力和坚持,支撑着她不断向目标靠近。
其次是语言成绩。在备战的征途上,语言成绩成为了她必须攻克的一道难关。由于英语基础不够扎实,她在大二暑期便踏上了雅思的备考之路。然而,生活总爱开玩笑,一年内数次应战,成绩却始终未能如愿。崩溃、焦虑,这场骤雨打得她措手不及,她既愧疚于花费父母的血汗钱,又担忧申请在即,语言关仍未过。但她告诉自己:“再努力一次吧,这一次如果还没有过,就说明我并未具备留学读研的语言水平和学习能力,我就可以没有遗憾地放弃,走其他的路了”。正是在这风雨洗礼中,她磨砺出坚韧与勇气,最终斩获合格成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因为没有特别突出的高绩点和高雅思,也没有亮眼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历,所以她深知申请文书(ps)的重要性,并期望通过ps来展现自己的独特性,打动招生官。由于中介给的ps形似流水账,同质化、模板化严重,于是她做了个决定——自己写ps。这无疑是整个申请过程中最艰难也最具挑战性的阶段,她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只能看见远处微弱的光芒。虽然前路未知,但她坚信,只要持续努力,终会触及那抹光亮。于是,她开始积极参考博主的ps写作思路,与成功留学英美的朋友深入交流,同时向大学班主任和部分任课老师虚心请教。为掌握ps的写作精髓,她更是投入大量时间,从头开始学习如何梳理写作逻辑、如何深入挖掘个人优势,并巧妙地展现这些优势。
这次,她决定全力以赴。在撰写申请文书的过程中,她不断挖掘自身潜能,重新审视自我价值,深入探索内心疑虑:我是否适合继续深造?这个专业是否与我契合?我期望从中获得什么?我又该如何凸显自己的独特之处?经过深思熟虑,她将自己的答案融入了一篇独具匠心的申请文书中。最终,这份凝聚了日夜努力的申请文书,不仅为她赢得了该专业的首批录取通知,更促使她跳出舒适圈,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坚定,勇于学习、敢于挑战新事物的独立个体。
在她眼中,留学申请的准备过程如同一段别样的人生旅程,其长短并不在于时间的流逝,而在于内心的磨砺与成长。清晰的目标和坚定的耐心,是这场旅程中不可或缺的指南针和动力源泉。
我们都是追梦的旅人,当历经风雨、穿越黑暗之后,那些曾经的艰难与磨砺,终将化作我们前行路上最坚实的铠甲。深渊之后,必是坦途;只要心怀梦想,终将抵达那阳光万里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