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团学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动态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民族文化,灿若星河”——绍兴文理学院赴雅江社会实践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25日 01:44    点击次数: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7月29日,由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共同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雅江了解并学习藏区文化,感受藏区非遗的独特魅力。

当天,雅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竹卓玛”传承人根登老师给实践队员介绍了藏族的非遗文化,还在现场高歌一曲,使大家感受到了藏族歌曲的音乐美。

195BA

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了藏族特色舞蹈锅庄,并得知根登老师最擅长的“竹卓玛”就是锅庄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流传于雅江县康巴汉子村及周边地区的民俗性舞蹈,往往在婚礼节庆时用来表示欢庆。“竹”在藏语的意思是六的意思,“竹卓玛”的名字来源于它“三六十八步”的步伐节奏。

同时,根登老师也大家,得益于雅江政府大力推进的“非遗进校园”项目,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许多非遗继承人都抓住机会到学校给学生宣传非遗文化,使孩子们磨练技能增长见识,培养他们对非遗的兴趣。

E961E

藏族服饰是藏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雅江也有各式各样的服饰,尽管当地许多居民家中的衣橱也增添了西装、夹克等现代服饰,但在传统节日和重要场合,他们还是喜欢穿着正式的传统服饰。藏服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产生适应性的转变,比如藏刀在绝大部分时间都已失去了原本作为武器的功能,现在它更多地作为藏族服饰文化的一部分,许多小伙子在婚礼当天身着传统藏服,身下骑着白马,腰间挎着藏刀,好不帅气。

藏餐也是藏族文化的一部分,为了满足外来游客和当地年轻人的需求,许多餐馆对自己的菜式进行了改良,但同时也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藏式传统菜肴,比如备受中年人喜爱的传统藏菜白味牛舌,他们尝试将其放在铁板上,倒一些酒并点火进行炙烤,就改良出来博得年轻人欢心的“火焰牛舌”,这种创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心态和顺应时代潮流的观念,同时也展现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7月30号下午,实践队队员来到了松茸文化季非遗集市的现场,据了解,这是自疫情结束后的第一次大型非遗集市,许多当地居民抓住松茸季到集市摆摊,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是有本职工作的人,借着空闲时  间宣传雅江的特产和文化,在摊位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藏式首饰、服装、器皿,甚至有古董。

在调研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目前藏区非物质文化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如非遗手艺的失传: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非遗手艺,同时一些老人不把自己从小就熟知的手艺当作非遗文化的一部分,也不把它们传授给自己的孩子,很多手艺包括很多工具就这样失传了。雅江仍需要加大对非遗文化的宣传,提高居民对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

此外,也有摊主对藏式衣物、饰品工业制法提出了看法,他们认为完全机械化的制作过程一定程度上对非遗文化造成了阻碍,并降低产品的艺术性。

1FD54

心得体会

汉师214诸迦南:“现代工艺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是一柄双刃剑,它固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制作时间,把非遗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但也要注意到人工制作的非遗手艺也是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盲目鼓吹现代技术的优越性,机械化流水线式的生产被过度滥用也会抹去非遗工艺品的艺术性和人文精神,使其蕴藏在其中的民族文化要素被淹没。”

汉师223林妙可:“在与雅江县非遗团长的聊天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非遗的传承已然存在困境——青年人不愿学;一些没有继承人的非遗项目的老一辈继承人过世,导致非遗手艺失传。在雅江县的非遗传承这块需要有新路子、好法子对其独有的非遗项目进行保护。同时,结合昨天非遗团长对我们进行的非遗项目分享,我感到雅江县在非遗宣传上仍可做文章。(可参考借鉴县里优秀的宣传例子,在调研过程中,听志愿者姐姐说雅江县法院的宣传片做得很好,可以进行宣传人才的“借用”)”

汉师221陈若璇:“我们有幸同雅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根登降措老师对于郭庄文化的一些讨论,他一直致力于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让我们领略了藏区文化的精彩风貌,独特的非遗文化产品如牦牛鞋垫、藏香、香包等让我们真正见识到了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之处,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更多像根登老师这样的工作者加入进来,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联系方式
  地址:绍兴市环城西路508号
  电话:0575-88342248
  传真:0575-88348503
微信公众号
关注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 备案号:浙ICP备05014572号  |  您是访问本站的第 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