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廖可斌教授莅临我院作题为“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浙江省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潘承玉教授主持,人文学院院长李秀明及人文学院热爱古文研究的学生积极参与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廖教授指出现在大学人文教育普遍存在重学术论文撰写而轻学术研究考证的问题。廖教授风趣地借用钱钟书先生的话“有的人搞了一辈子文学却不懂文学,就像宦官在女人堆中混了一辈子,却不懂女人”,犀利地指出学术研究论文是读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强调读懂文学作品是本科教育的基础。
随后,在同学的反思领悟中,廖教授阐明欣赏文学作品应遵循文本-文章-文学-文化四位一体,感受-想象-分析-考证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强调清楚文本来龙去脉,著于何时何地以及针对何人何事,对文本的解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用马克思“只相信自己的考证”的眼光去考察推测,若只依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和不切实际的想象,解读就会燕书郢说,造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现象。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琳琅满目,但在精美绝伦的著作中,廖教授将文学欣赏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挑选了著于浙江杭州的柳永的《望海潮》,通过具体的诗篇带领我们学习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四柱”,即感受-想象-分析-考察。首先廖教授通过对于同柳永同时代的欧阳修和张先生平的考察,并且结合词学专家吴熊的论点推断出此词大致写于至和元年。随后廖教授通过让学生感受想象的方法点出了南宋杭州的繁华,因此繁华也成了上阙的词眼,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考证,我们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有了极大的了解,受益匪浅。
原本枯燥呆板的学术讲座,因为廖教授幽默风趣的语言,自然融洽地将古代文学与自身的生活经历相结合使我们领略到了古汉语以及廖教授的魅力,在同学的深刻思考和欢声笑语中,讲座临近终点。最后,潘承玉教授总结人文学子需把握古文鉴赏的“四梁四柱”,不论是对于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而言,“四梁四柱”对于学习古文以及现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