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人文学院学生更好地了解语文核心素养、更明确鲁迅作品教学与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实践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养,2021年5月21日,北京市三里屯一中语文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国家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科书核心编者,中国鲁迅研究会基础教育分会副会长毕于阳老师做客我院谈“引领学生在鲁迅作品中多走几个来回——鲁迅作品阅读教学的一点尝试与思考”。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以及在读本科生听取了本次讲座,讲座由人文学院鲁迅研究院傅红英老师主持。
本次讲座围绕“对学习新课标的三点建议”、“鲁迅作品与语文学科素养的关系”、“鲁迅作品阅读教学的尝试之经验分享”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毕于阳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学习新课标的三点建议:
一是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核心素养四者之间的关系。毕老师指出,构成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但又不是各占四分之一的简单相加,不是平均分配,而是以“语言”为基础与载体,共生共荣。因此,毕老师特别强调“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重要性,语文教育应是起于语言,终于语言,要用语言带动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语文教师必须要理清四个方面的关系,进行教学设计时也要观照“四位一体”。
二是特别关注和凸显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中的语文元素和语文特质。毕于阳老师向同学们推荐阅读叶圣陶、朱自清先生编写的《略读指导举隅》与《精读指导举隅》,学习读书指导的方法。他指出强调整本书阅读不是要否定和弱化单篇阅读教学,而是要落实其中的语文味。毕于阳老师建议大家认真阅读民国时期语文前辈的著作,学习、继承其宝贵的理念和思想,做其语文优秀思想的传承人与实践者。
三是重视语文教学知识的储备。师范生应重视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重视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科通识知识的吸收和储备,尤其是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
其次,毕于阳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新课程背景下,鲁迅作品阅读教学与研讨对于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和价值。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鲁迅的作品是最典范的现代汉语范本,将现代汉语抒情达意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而且极具人性和创造性。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鲁迅文章视角之独特、逻辑之缜密、思想之独到,是发展新课标所提出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典范。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鲁迅美学思想论稿》指出鲁迅的美学思想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在“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中国文学史”、“现代思想史”如果没有鲁迅将会是多么苍白,鲁迅是现代文化非常重要的存在。
最后,毕于阳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鲁迅作品阅读教学中的尝试与思考。毕老师先后开设了鲁迅散文选读、鲁迅小说选读、鲁迅杂文选读等相关系列课程,创设“独立自读”、“课例兼读”“旧文重读”、“课外拓读”、“鲁迅研究文章参读”等教学方式,引领学生牢牢扣紧第一文本,研读鲁迅的作品。他分享了学生在鲁迅作品研读方面的相关学习成果,引得在场老师与同学们赞叹连连。
在互动环节,毕老师耐心地与同学们探讨了“如何正确有效地将鲁迅作品文学解读与教学紧密结合”、“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地位”、“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独立自主研读鲁迅作品的能力”等问题。
本次讲座令同学们对鲁迅作品教学与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实践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思考,有效促进了同学们对于鲁迅作品阅读教学的认识,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为今后走上教学岗位打好扎实的基础。
(文字、摄影:范祺娅)
invisible
invi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