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践行‘真’‘情’‘实’‘意’,创新发展新时代浙学:习近平文化思想与越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办。浙江省社科联二级巡视员刘东,我校校长赵阳,副校长陈均土、胡云进,绍兴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王静静,浙江省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汪俊昌,越文化研究院院长寿永明等出席开幕式。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知名学者专家,以及学校师生代表参加会议。开幕式由汪俊昌主持。
刘东指出,越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文化的根脉,要探本溯源,深入挖掘越文化的内在价值,挖掘浙江文化的深厚底蕴,研究浙江现象,总结浙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气派、浙江特色的当代“浙学”品牌;要精益求精,产出标志性的越文化研究成果;要多项发力,搭建越文化传播平台,共同增强对越文化的融入感、认同感和自豪感,扩大其影响力。
赵阳指出,越文化研究是我校人文社科领域长期坚持的研究方向,主要体现在越文化绵延不断,平台建设作用凸显,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学术品牌逐步完成等五个方面。他鼓励大家要有大力弘扬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的党建精神,同时也要聚焦新的文化使命,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打响越文化中国越学品牌。
王静静指出,越文化研究是一项生生不息,不断推陈出新的长远事业。并鼓励大家在体制机制方面,长远规划、多方参与,在学科建设、品牌打造、平台互动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在人才建设方面聚焦长远发展,加强校地合作,使越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利用更加立体饱满。
开幕式后举行了第一阶段主旨报告会,该阶段由浙江师范大学陈国灿教授主持。浙江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立旭,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黄朴民,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黄灵庚,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钱明,浙江省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潘承玉分别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深化越文化研究的四个维度》《患难见真情、孝义传芳远——兼考宋濂与吴宗元、陈堂交游》《阳明学的地域性与区域性》《有关刘宗周研究的新发现》为题作主题分享。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研究员张宏敏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第二阶段主旨报告会由安徽大学教授解光宇主持。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院、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黄胜平,宁波大学教授钱茂伟,浙江大学教授贾海生,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基地主任、教授胡惠林,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李炎分别以《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和长三角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几点认识》《章学诚学术思想的当代价值》《由师询簋铭文论夷王下堂见诸侯的真相》《绍兴文化精神的民族特性与现代价值》《人文经济视阈下文化空间生产与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为题作主题分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国际儒联副会长单纯进行了精辟的点评。
10月26日下午,专家学者分成三组进行讨论交流。第一分会场由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傅祖栋和南京晓庄学院、无锡吴越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研究员周才方主持。参会学者围绕越文化精神、绍兴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开发、阳明学研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研讨。第二分会场由浙江传媒学院教授黄义枢和常州工学院教授谭 坤主持。参会学者围绕王阳明研究、浙学研究、越地文学、越地历史及名人研究等方面展开讨论。第三分会场由校鲁迅人文学院教授魏俊杰和校学报编辑部执行主编、教授李子华主持。参会学者围绕越地历史文化名人、浙东重要历史文献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汇报。
大会闭幕式由校鲁迅人文学院院长李圣华教授主持。第一分会场专家代表王阳明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卓光平,第二分会场专家代表宁波财经学院教授聂付生和湖北师范大学教授景遐东,第三分会场专家代表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陈开勇和校鲁迅人文学院教授谢一彪分别进行了小组总结发言。潘承玉教授作大会总结发言。本次大会为深入挖掘传承越文化,进一步延续浙江文脉,着力打造文化创新高地,培育浙江文化新标志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字:赵晗宇 崔冶 编辑:严许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