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我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22级专业方向课程《语文课堂教学与微格训练》聘请了一线优秀教师协同授课。2025年4月11日下午,越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刘春文老师应邀与汉师224班同学,围绕经典课文《皇帝的新装》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

作为越城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刘春文老师扎根教学一线多年,理论造诣和实践智慧兼具。她是“微格作文”倡导者,其《初中语文读写教学探微》《微格作文解码》《统编教材名著“1+X”灵性读写课程建构策略探索》等系列学术专著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作文课程框架,引起语文教育界广泛关注。她也是《语文教学通讯B》《语文教学通讯D》等多部杂志的封面人物及重点作者,累计发表教研成果400余项,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此次活动中,刘老师为师范生搭建了教学理论与课堂实操的双向对话平台,令同学们受益良多。
活动分三个环节进行。首先是吴凤仪等六位同学的片段教学展示。吴凤仪同学借助“破译谎言密码”和“童声穿透谎言墙”双模块,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以小窥大。翁钰煖同学匠心独运,以“三面镜子”为工具,剥开文本的“洋葱皮”,揭示文章深层肌理。徐懿莎同学则创设了“侦探破案”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式分析“案发”根源。周晨同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观性,构建开放型解读空间。黄蒙瑶同学通过分析“新装”的特点,自然引出“所有人为什么被骗”这一贯穿全文的主问题。最后一个展示的木润雪同学整堂课以“骗”为中心,分析了整场骗局成功的原因,层层深入,还创造性地设置“皇帝朋友圈”小情境,激起学生兴趣。
第二个环节由刘春文老师进行深度点评。她首先肯定了六位同学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随后以《皇帝的新装》课例为载体,来告诉大家“什么是真正的好课”。刘老师指出:首先,注重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以《皇帝的新装》为例,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把问题转化成任务,用简洁的语言,帮助学生快速捕捉到有效信息。其次,教学设计要有单元整体意识。刘老师提醒大家关注单元导语中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以此明确教学的主题与策略。其三,将日常生活体验融入课堂,实现语文与生活的真实连接。此外,刘春文老师还指出“数字赋能”对语文教学的意义,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利用。最后,刘老师强调了“以生为本”的观念,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落实这一观念,可以在提问的艺术上大做文章,避免出现“我认为”这种带有强烈主观性的语言,而应该采用“我听到”“大家告诉我”这些注重学生主体性的技巧。这些既有理论高度又具操作性的建议,为师范生架起了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践的桥梁。

最后是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地向刘春文老师提出了自己在实践中的困惑,刘老师基于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细致解答,师生之间形成了思维的对接和碰撞。
本次活动由曹颖群老师主持。作为本学期协同授课的第二次实践,现场气氛热烈,既有深度对话的思维碰撞,也不时迸发出会心笑声。刘春文老师“专业又不失温度”的风范深深感染着大家,更坚定了大家上好每一节课的决心。本学期的《语文课堂教学与微格训练》课程共聘请了柯桥区漓渚镇小学、越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元培中学、长城中学的五位优秀教师加盟,后续我们还会展开系列的合作授课活动,以高校与中学的精诚合作,助力师范生实现从青涩试讲到自信执教的关键跨越,向社会输送优秀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人才。
(供稿:张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