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讲座 >> 正文

【学院新闻】从日本鲁迅研究的原点到“立人”重构——北京大学高远东教授、东京大学铃木将久教授来我院讲学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1日 15:54    点击次数:

9月2日下午,由绍兴文理学院鲁迅研究院主办的两场鲁迅研究学术讲座在南山校区12幢109会议室顺利举行。日本东京大学铃木将久教授与北京大学高远东教授受邀到我院分别开展了题为“日本鲁迅研究的原点:增田涉的鲁迅译介”与“从‘吃人’指控到‘立人’重构——漫谈鲁迅批儒”学术讲座。讲座分别由绍兴文理学院鲁迅研究院曹禧修教授与傅红英教授主持,参加本次讲座的有鲁迅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和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的部分同学。

首先铃木将久教授围绕“鲁迅研究为何以增田涉为原点”这一问题与我们同学进行交流指导。铃木教授首先介绍增田涉及佐藤春夫于盐谷温对他产生的深刻影响,再介绍了增田涉前往上海后师从鲁迅以及对中国文学理解的转变。接着,铃木教授介绍了增田涉出版的《鲁迅传》与《鲁迅选集》两部作品为日本读书界带来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铃木教授认为,增田涉通过翻译与介绍文章将鲁迅的精神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以日本人能够接受的方式介绍给日本知识界,为后代学者提供了丰厚的研究资料与学术启迪,增田渉的鲁迅研究是日本鲁迅研究的原点。

高远东教授的讲座主要围绕鲁迅与儒家关系的复杂性展开。高教授指出鲁迅对儒家的态度在不同时期、不同体裁作品上有着不同的体现,探讨鲁迅与儒家的关系需要重回历史现场进行研究。高教授从分析《故事新编》中《出关》《采薇》两部作品入手,深入探讨了鲁迅与儒家思想的复杂关系。高教授指出,《出关》中鲁迅对“实干精神”的肯定,《采薇》中鲁迅对伯夷、叔齐两位道德价值承担者的否定,都能够看出鲁迅对儒家思想更加深刻的表达与评价。

最后,在互动环节,高教授与铃木教授耐心且细致地解答同学们的提问,深入探讨了“增田涉翻译鲁迅文章过程中对原文适当调整是否会影响鲁迅创作特点的展现?”“鲁迅曾在国文课上曾布置‘杨子为我,墨子兼爱,何者孰是’的作文题目,这个题目是否可以体现出鲁迅先生对儒家的态度”等问题。

最后傅红英教授作总结,她指出,两位教授以渊博的学识与厚重的学术功底,为我们同学提供了学术研究的示范与指导,同学们从中不仅了解了更多关于鲁迅研究的学术信息,更是获得了学术研究的启示。


联系方式
  地址:绍兴市环城西路508号
  电话:0575-88342248
  传真:0575-88348503
微信公众号
关注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 备案号:浙ICP备05014572号  |  您是访问本站的第 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