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下午,鲁迅人文学院“蕺山讲坛”第四讲:“古典文学文化‘大家谈’”在南山校区举办。本期讲坛的两位主讲嘉宾是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教授。两位学术名家与鲁迅人文学院师生们分享了他们对文化传承、经典阅读和诗词解读的独到见解。讲坛由鲁迅人文学院副院长刘亮教授主持。
一、莫砺锋教授:《传承文化与阅读经典》
莫砺锋教授结合参加2023年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亲身经历,探讨了“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和具体路径。莫教授指出,传统文化应在当代社会中得到重新肯定和传承。他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类,认为只有观念文化仍具有可操作性,如“仁者爱人”“以和为贵”等观念,对当代仍有积极影响。
莫教授强调,中国古籍经典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经典的特点在于“屡读屡新”“初读亦熟”,如《论语》即为典型代表。此外,他特别分析了杜甫诗歌的经典性,认为杜诗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儒家精神的诗意表达,蕴含仁爱和正义等价值。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这种精神力量鼓舞了后世无数文人,使杜诗成为儒家思想的艺术呈现。
二、钟振振教授:《散文阅读惯性与诗词文本误读》
钟振振教授分析了散文与诗词在解读方式上的差异。钟教授认为,散文因语法结构完整,逻辑清晰,易于理解;而诗词因受格律限制,常通过隐喻和跳跃的手法表达,导致误读。他指出散文与日常语言表达相似,语感“顺”,而诗词因格律则更显“拗”。
钟教授以王昌龄《从军行》为例,讲解诗词解读中省略的难点。他指出“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传统上理解为将士在孤城中遥望玉门关是错误的,实际上这一句是“遥望孤城玉门关”的倒装,“孤城”就是“玉门关”。钟教授还指出,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的省略更为复杂,通过隐含主语等方式展现诗人心绪。他认为这种省略使诗词的情感跳跃性类似“蒙太奇”效果,展现出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性。
在互动环节中,两位教授解答了关于文化传承和诗词解读的问题,帮助师生们更深入地理解古典文学与文化的深刻内涵。两位教授的精彩发言高屋建瓴,观点新颖,显示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充分展现了学术大家的风采。最后讲坛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文:许晓宇
图:斯佳颖
审核: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