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晚,应鲁迅人文学院邀请,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副会长雷磊教授来到学院613会议室,为学院师生开展了一场题为“明代歌谣体的新境界”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副院长刘亮教授主持。
讲座中,雷磊教授从《绵州巴歌》的背景引入,通过该歌谣体的独特艺术形式和表现内容,深入分析了明代歌谣体文学的新发展。雷教授首先介绍了《绵州巴歌》的产生背景与主题,带领听众回顾了其产生的历史脉络,并讨论了不同历史时期对这首歌谣的解释和解读。他指出,《绵州巴歌》内容浅显,却运用了独特的比喻手法,将“瓦鼓”比喻为雷声,将“龙女”暗指彩虹,生动表现了罗江县和玄武县之间的自然景象,这种艺术手法也成为明代歌谣体诗的独特特色。
雷磊教授详细分析了明代文人杨慎对《绵州巴歌》的推广和理解。杨慎作为明代重要的文人,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推崇歌谣体诗,还通过诗歌创作传播了歌谣文化。他的作品《送余学官归罗江》进一步扩大了《绵州巴歌》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歌谣体文学风格。雷教授指出,杨慎在禅宗典籍和文学文献中多次引用《绵州巴歌》,将其推向更广泛的文学领域,使之成为经典民歌。这种传播方式为后世学者研究民间文学和歌谣体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讲解杨慎的文学理论时,雷教授特别提到杨慎的“缘情”和“比兴”观念。他指出,杨慎主张以浅近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意境深化诗歌的内涵,充分体现了歌谣体诗雅俗共赏的艺术特征。通过这些理论的解读,雷教授将《绵州巴歌》提升到一种艺术的高度,强调了杨慎对明代歌谣体诗的贡献。
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们就《绵州巴歌》所反映的地方风俗、明代歌谣体诗的艺术手法及其在禅宗中的独特传播现象等问题踊跃提问,雷教授耐心解答,并进一步阐释了歌谣体诗在明代的文学价值和传承意义。
本次讲座不仅加深了听众对明代歌谣体诗的理解,也激发了大家对古代民歌研究的兴趣,为古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文/图 许晓宇
审核 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