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历史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福祥教授莅临我院,进行了题为《语法化研究漫谈》学术讲座,人文学院院长李秀明、人文学院副院长施俊以及人文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以及在读本科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施俊老师向在座各学生简单介绍了吴福祥教授。本次讲座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内容:语法化及语法化研究,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热点,汉语语法化研究的热点,汉语语法化研究的思考。首先,吴教授讲述了语法化研究的重要性,以及语法化的两个涵义:特定的语言现象;描述和解释语言现象的研究框架。随后,吴教授介绍了语法化研究小史、语法化研究的若干发现、语法化研究的代表人物、语法化研究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成果。吴教授还提到:语法化理论的最终目标是要回答“人类语言的语法系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人类语言的语法为什么是以那种方式被构造的”。
此外,吴教授阐述了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热点,如:语法化的单向问题,语法化与词汇化,共享语法化的动因,语法化的共相和殊相等等。继而,吴教授发表了关于汉语语法化研究的思考。他认为,今后的汉语语法化研究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坚守和深化:第一,理论语言学取向。目前的汉语语法化研究,大致有汉语语言学取向和理论语言学取向两种,而在今后的研究中,理论语言学的研究取向更为重要。第二,语言类型学眼光。语法化学与语言类型学之间具有一种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类型学的眼光非常重要。第三,区域语言学视角。不能仅从汉语的角度来讨论汉语,否则共时模式和历时演变的相似性就很难得到合理解释。第四,比较方言学方法。用比较方言学方法,把见于不同方言的不同用法加以比较,就能寻绎出其语法化的路径,从而加深我们对汉语语法化演变的理解。
讲座最后,吴教授表示,我们相信,汉语历史语法学界若能在继承和弘扬汉语史研究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借鉴国外语法化研究中的先进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调整研究框架,汉语语法化研究在21世纪会有更大的突破和更多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