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子风采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子风采 >> 正文

《绍兴文博》刊登我院学生王悦希文章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21日 23:30    点击次数:

 

    在我院俞志慧教授的指导下,一批学生行走在绍兴的文化版图上,破译绍兴的文化密码,让更多人感受绍兴文化的魅力。20195月,绍兴博物馆馆刊《绍兴文博》2018号刊登了我院学生王悦希《兰上访遗竹里寻城——兰亭街道古代水利设施考察纪行》一文。此文是在数次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写成,展示了兰亭境内许多不为人知的水利水工遗址,如苦竹塘、兰渚湖湖堤遗址、娄宫埠遗址等,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兰亭文化的不同侧面,加深人们对绍兴精神的认识。王悦希同学所负责的《江南水乡文化旅游发展新思路——基于绍兴古代水利水工遗迹的考察》现已列入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阶段性成果目录:

1.2016629日(《绍兴晚报》,下同),《两位绍兴人编了<古文观止>——寻根绍籍编者吴楚材、吴调侯》,作者赵佳峰

2.201688日,《一道靓丽的风景,一段丰厚的历史——记斗门镇荷湖村荷湖大桥》,作者方楠、胡雪盼

3.2016912日,《断桥剪影——东湖镇永宁村蜈蚣桥的美丽脸孔》,作者方楠

4.20161010日,《倾听<越郡风俗词>中的采桑曲》,作者陈微

5.20161226日,《以身许国,仗剑御敌——从诸暨几座祠堂看诸暨人的尚武精神》,作者褚晴

6.2017320日,《水韵悠悠——<越郡风俗词>里的“绍兴水”》,作者陈微

7.2017424日,《“少小离家老大回”大诗人贺知章回的就是绍兴》,原著陈微

8.201765,《谢公桥的谢公,到底是谁?》,作者方楠

9.2017619日,《一名“春波”,两桥千古》,作者方楠

10.2017828日,《丝路上的绍兴记忆》,作者王悦希、夏婷婷、杨怡

11.201848日,《拨开一片历史烟云,撩起几点水下残影》,作者童章科

12.2018520日,《也说绍兴明瓦船》,作者胡梦婷

13.2018629日,《纵览鉴湖前世今生》,作者骆林隐

14.2018715日,《炼塘:越国士兵手中利器的铸造地》,作者王碧倩

15.2019523日,《兰上访遗 竹里寻城——兰亭街道古代水利设施考察纪行》,作者王悦希

指导老师俞志慧教授也率先垂范,撰文两篇:

1.20161024日,《与范蠡有关的几个古地名》

2.2017313日,《传说中位于坡塘的范蠡养鱼池找到了——越国时期水利工程遗迹考察有一些惊喜》

 

附原文:

 

兰上访遗 竹里寻城

 

               ——兰亭街道古代水利设施考察纪行

 

王悦希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种兰渚山,汉代时设有驿亭,兰亭因而得名。夏、商、周至战国时,兰亭为古越人活动之地。第四纪古地理研究显示,兰亭境内水文可上溯至距今10万年以前,因地域内地形南高北低,暴雨及洪水强度大,河下游宣泄不畅,水害极其严重。进入历史时期以来,遂视水利为命脉,苦心经营。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不乏有建塘、筑坝、筑堤之举,以遏制洪水泛滥。兰亭街道中有娄宫江与市区环城河相通,支流众多,加之3条镇级河道与36条村级河道,水文发达,水利资源丰富。随着历史的变迁,兰亭境内的古代水利设施,如春秋时期的苦竹塘、东晋的兰渚湖湖堤以及明清时期的渡口与埠头,大多早已废弃。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们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我们循着这些水利遗迹,先后两次前往兰亭,寻访了兰亭景区、古筑村、谢家坞村、分水桥、娄宫村、人民村、里木栅村、联合村、阮港村等地,在感受兰亭现代风貌的同时,探寻散落在各处的古代水利文化。

 

兰亭自古多水,水不仅成为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人们内在精神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带来的便利,人们渐渐遗忘了曾经造福一方的水利设施。因此,我们进行水利考察的目的,决不仅仅在于寻找古代水利设施遗迹,更多的是借此唤醒绍兴人的水乡记忆,并留住这段水乡记忆。

 

一、越时曾有苦竹塘

 

据《水经注》云:“苦竹里,里有旧城,言勾践封范蠡子邑也。”《嘉泰会稽志》载:“在山阴县西南二十九里。”后人嫌其名不雅,明代将“苦”字去草头,又在“竹”下添“巩”字,遂成今名。如今,古筑村分上、中、下三个自然村,古筑溪流经其间。《绍兴县志》记载:“五十年代末,该地曾有战国时青铜器、印纹陶器及原始瓷器等出土。苦竹城似即其址。”《兰亭镇志》又云:“在中古筑村山麓台地上,尚残存一段东西走向高5米,上宽8米,底宽20米的城墙残基。”我们寻访了村中多位老人,却未能寻得城墙残基。幸运的是,我们在勘探过程中得到了童师傅的帮助,他是诸暨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来到绍兴,在兰亭生活了四五十年,据他回忆道,他从诸暨到绍兴便是穿过苦竹里,即当地人们口语中的栲栳山。在他的指引下,我们顺利地找到了苦竹里,苦竹里曾是春秋时期越国的重要种植基地之一,《宝庆会稽续志》卷四《苦竹》一条云:“山阴县有苦竹城,越以封范蠡之子,则越自昔产此竹矣。”兰亭多竹的传统风貌始于春秋时期,而今行走在村落中,眼前依然可见竹木茂盛,大有古越遗风,而苦竹里便在竹子的掩映下屹立了数千年,“几度清风瘦弥坚”,它带着光阴流转的印记,把古越人的意志凸显于自然与大地。

 

                       

 

(图1 栲栳山,苦竹里旧址)

 

《越绝书》记载:“苦竹城者,勾践伐吴还,封范蠡子也。其僻居,径六十步。因为民治田,塘长千五百三十三步。其冢名土山。范蠡苦勤功笃,故封其子於是。去县十八里。”苦竹塘是古筑溪最早的源头,最初是为方便百姓灌溉农田而建。据《兰亭镇志》记载:“村中年长者确认下古筑村,原有高1米土堤1条,建国初已坍残不全,1957年冬平废为田。”而我的导师俞志慧教授在此前发表的文章《与范蠡有关的几个地名》中却提及“苦竹塘”因1970年兴修水库后没入水中。后通过与俞老师商榷,我们发现这两种说法其实都是合理的。苦竹塘“长千五百三十三步”足有千米之长,如今一段化为农田,而另一段沉入水库,我们无法推知两者间的实际距离,但是我们却可以借此想象出苦竹塘最初建成时的盛大气魄。

 

二、兰渚湖水晋时来

 

《宝庆会稽续志》、《越绝书》云:“勾践种兰渚山。”归经云:“兰渚山,勾践种兰之地。”《嘉泰会稽志》载:“兰渚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旧经云:“山阴县西兰渚有亭,王右军所置,曲水赋诗,作序于此。”东晋永和九年(353)王羲之与友人修禊于此,成就了一段文学史与书法史上的佳话。而三四十年后,即晋太元十三年(388)至隆安二年(398),会稽内史谢輶于今兰亭大门之南筑一大坝,截兰亭江上游水源筑成兰渚湖,解决了坝下至鉴湖边“茫茫原畴”的防洪和灌溉问题。《兰亭镇志》记载:“在1000年前后(唐末宋初之间),兰渚湖渐毁废,水位降低,部分陆地出露。至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三江闸建成,兰渚湖全部露出水面成为陆地。”

 

在如今兰亭大门之南,现存一段长180米、高22.5米的土堤。因土堤附近是天章寺,人们从土埂形状联想到好像是旧时天章寺和尚使用的锡杖横卧天章寺与兰亭之间,故谓锡杖山,疑为兰渚湖湖堤遗迹。“文革”期间,为消灭血吸虫,填河为田,改兰亭江沿西边山脚北去,为此,挖掉了堤坝西头的20米,在开挖断面上,人工填土层次的痕迹,清晰可见。历史上曾在该处建过水库。《兰亭镇志》记载:“兰渚湖集雨面积53.4平方公里,从库尾淤积推算,正常水位高16米,使9.7平方公里之陆地沉入水中。”

 

 

(图2 锡杖山,疑为兰渚湖湖堤遗迹)

 

如今,兰亭景区内依旧一派“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风光,却是换了河道,移了风景,终不复晋时的风度了。我们寻至天章寺遗址附近,如今新的天章寺正在原址上重建,而附近的兰渚湖湖堤遗迹却无人问津,乃至被人们忘却。时逢天章寺重建之期,希望兰渚湖湖堤遗迹也能“沾点光”,得到一些更为妥善的保护吧。

 

三、水来水往是兰亭

 

兰亭自古多水,故而人们往来也多依赖水道。《螭阳志》载:“导兰渚而西上万胜庵至九板桥,古通舟楫夙称市集,为水陆交通之会。”绍兴有俗语道:“游过三山六码头,吃过氽筒热老酒。”兰亭多水道,水路运输尤为兴盛。仅见于记载的便有两处古渡口与三处水陆码头。因此,我们与其说兰亭境内是人来人往,倒不如说是水来水往。

 

古时兰亭境内河流有几处江面较宽,但又是行人必经之处,限于当时经济或技术,在一时无法造桥的地段设立渡口。通常用木制四方形渡船(即揉渡船)用绳牵渡或用木船有专人摆渡。据《嘉泰会稽志》载:“会稽县有丰山、曹娥、杜浦、东小江、旧渡、新渡、伧塘、富盛、上灶、延德江、本憩、田家、水江等13渡;山阴县有漓渚、兰亭两渡。”《嘉泰会稽志》载:“兰亭渡在县南二十五里。”当时山阴有兰亭渡,跨兰渚之流。兰亭渡疑位于今兰亭景区门口。《兰亭镇志》云:“明万历前今分水桥处曾设渡口。”明代起,渡口增加。清乾隆《绍兴府志》记载:“山、会两县渡口共23处。”后逐步撤渡建桥,如今沿着旧时的地址探寻,终是难觅古时渡口了。

 

 

(图3 陈列于绍兴船模馆中的“揉渡船”模型)

 

绍兴古时没有完善的码头,船只靠岸多利用两岸浅滩,搭跳板上下,如遇风浪,旅客害怕会跌滑落水。装卸工人身负重包过跳板爬石级耗力很多,事故不断发生。《兰亭镇志》记载:“清乾隆二十二年至四十一年(1757-1776)在兰亭建有水陆码头,有娄宫埠、木栅埠、阮港埠。”相传清乾隆游兰亭经此,并建上、下行宫,取名游宫,后演化为娄宫。旧时,娄宫为越州至婺州古道间一小街,街道狭窄。商业以饮食为主。兰亭灰灶头石灰运此,经水路外销,俗称“娄宫埠头”。周作人在《兰亭旧址》中所述:“以水路至娄宫埠,陆路自娄宫至兰亭。”在绍大公路建成以前,人们多以竹筏行水,这也是兰亭人“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智慧的体现。民国期间绍兴有九埠十八镇,娄宫埠是其中之一,它是山区竹木柴炭等山货集运枢纽,船只停泊较多,但埠头设备简陋,仅有靠船河坎,直到建国前还没有像样的码头。

 

我们通过童师傅提供的信息找到了娄宫埠原址。据童师傅回忆,他年轻时从诸暨到绍兴,行至娄宫埠便得上岸了。娄宫埠位于如今兰亭街道人民村,岸上高楼林立,周边一派优美的江景,但是我们已经无法联想到旧时热闹兴盛的渡口。也许有一天,人们会忘了乾隆游兰亭的传说,忘记祖辈在此的苦心经营,而正是这些被忘却的拼凑出了兰亭人共同的记忆。

 

 

(图4 娄宫埠原址,现兰亭街道人民村)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东晋,再到宋元明清,兰亭的水利工程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风貌。不管是水利设施还是水路运输,兰亭丰富的水利资源都让我们这次兰亭之行充满了惊喜,但是亲眼所见的沧桑巨变又不免令人惋惜遗憾。等到这些历史的证物又再次回到历史中去,我们的后人便再也无处寻觅了。不过,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兰亭的水利文化以另一种形式保存下来,如黄家坞、董坞、黄婆溇、谢家坞村、里家坞、阮港村、高湾村等现在兰亭村落的名称,其中依然印刻着水利文化的痕迹。循着这些村名,一品幽幽的兰香,一赏茂密的竹林,然后沉睡了千年的兰亭记忆被唤醒。那一片曾是堤塘、湖坝高筑,这一片曾是河湖之水缓流。一代代兰亭人的回忆,伴随着江水悠悠、湖浪轻涌,和如今眼前的一切共同保存在集体的记忆深处,兰亭不只是墨香氤氲之地,也是湖水清幽之所,于是我们就有了一段共同的水乡记忆。

 

 

联系方式
  地址:绍兴市环城西路508号
  电话:0575-88342248
  传真:0575-88348503
微信公众号
关注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 备案号:浙ICP备05014572号  |  您是访问本站的第 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