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晚上,绍兴文理学院鲁迅人文学院第三场新生辩论赛半决赛在南山校区12-212举行,来自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4支队伍参赛。本次辩论赛由童钰莹主持,评委由章弈伦、柯舒展、楼一诺、林妤璐、叶佳雯担任。

第一场比赛由正方汉师251班与反方汉师255班就“梗文化促进还是阻碍了交流”这一论题展开辩论。正方秉持“梗文化促进了交流”的观点,通过分析年轻人在网上使用网络热梗的普遍现象,指出梗文化不仅降低了交流成本,提升了信息传递效率,拉近了人际距离,还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深度交流。反方则持“梗文化阻碍了交流”的观点,认为梗文化造成了语言的贫瘠和思想惰性,制造了圈层隔阂。他们列举网络烂梗和不适宜的网络热梗使用等情形,再次论证梗文化会侵蚀深度交流能力的观点。最终,反方汉师255班在此次辩论中胜出,正方汉师251班姜可鑫同学荣获“最佳辩手”的称号。赛后,由评委章弈伦对比赛进行点评,强调在结辩时要控制语速,建议双方都要举出更有代表性的实例和关键论点。


短暂的休息过后,第二场辩论赛举行。正方汉师256班与反方汉师252班围绕“恨明月高悬独不照我还是不独照我”这一话题展开辩论。正方持“恨明月高悬独不照我”的观点,从落差感和杀伤力两方面指出“独不照我”是对个人与他人双重伤害,带来的是被彻底否定的焦虑与痛苦。他们通过构造“独不照我”的现实情形和回溯历史记忆,强调其引发的是更深层次的绝望。反方持“恨明月高悬不独照我”的观点,从理想与现实的不甘妥协和社会的相对公平现象,指出个人的遗憾与不甘会在现实中感到落差,从而导致妥协与麻木。最终,正方汉师256班在此次辩论中胜出,反方汉师252班楼想同学荣获“最佳辩手”的称号。赛后,评委林妤璐对比赛进行点评,她提醒双方要注意时间,辩手在辩论中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举例应当多实例并且要尽量避免敏感类话题,同时也肯定了双方的精彩表现。

“辩”以明思,“论”以悉识。愿每一场辩论都能成为一个火种,点燃每一位听众心中理性思考的火焰。我们也期待每一位辩手在面对挑战时可以独立思考并且勇于表达,在“辩”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