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晚上,绍兴文理学院鲁迅人文学院第二场新生辩论赛初赛在南山校区举办,来自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和历史学(师范)专业的4支队伍参赛。本次辩论赛由童钰莹主持,评委由徐浩然,章弈伦,王越优,孙艺嘉,曾柏蕾担任。

第一场比赛由正方历师251班与反方汉师251班就“愚公应该移山还是搬家”这一论题展开辩论。正方秉持“愚公应该移山”的观点,认为移山体现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挑战的精神,从文化传承、精神激励、责任担当三个层面阐述移山的价值,以此证明愚公移山的合理性。反方则持“愚公应该搬家”的观点,主张在面对困境时应审时度势、灵活变通,从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生活改善三个层面分析搬家的优势,进而得出“愚公应该搬家”的结论。最终,反方汉师251班在此次辩论中胜出,正方历师251班同学蒋依静荣获“最佳辩手”称号。赛后,由评委徐浩然对比赛进行点评,他指出辩手应该紧扣辩论核心,明确辩论思路,有效的将实例转换为辩论依据,注意避免多次出现“请对方辩手重复问题”的低效互动。


短暂的休息过后,第二场辩论赛顺利举行。由正方汉师254班与反方汉师252班围绕“对加害者‘事出有因’的讨论是否有利于社会公正”这一话题展开辩论。正方持“对加害者‘事出有因’的讨论,有利于社会公正”的观点,以“完善司法、预防犯罪”为核心,主张讨论加害者背后的社会背景与心理动因,可推动个案公平到规则公正的升级,举例余欢案、彭宇案称其能促进法律界定更新与社会责任认知;反方持“对加害者‘事出有因’的讨论,不利于社会公正”的观点,聚焦“舆论风险与受害者权益”,认为公共舆论场的讨论易模糊是非标准、转移焦点,造成受害者二次伤害,以药家鑫案、杭州保姆纵火案为例,强调其可能削弱法律威慑力。最后,反方汉师252班在第二场比赛中胜出,正方四辩王雨凡同学获得“最佳辩手”称号。赛后,由评委王越优对双方进行评价点评,她对两队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辩论需避免政治化议题讨论,自由辩环节应强化团队作战配合。

“辩”以明思,坐而“论”道。愿每一次思想的交锋,都能点亮一盏求知的灯;愿每一次观点的碰撞,都能照亮前行的路。也希望各位辩手继续在思辨中成长,在论道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