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寻绍剧艺术根脉,2024年4月6日,鲁迅人文学院绍剧文化调研团队在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萍、指导老师程天悦带领下,赴章金云老师工作室开展绍剧传承专题访谈。章金云先生(艺名“小七龄童”)作为“南派猴王”六龄童嫡系传人回顾了绍剧猴戏的发展与特点,讲述章氏猴戏世家的传承故事,为师生们勾勒出绍剧猴戏艺术的脉络肌理与精神内核。
章金云老师从小生长在戏曲氛围浓厚的家庭中,其父七龄童专攻“猪戏”,以猪八戒形象闻名剧坛;叔父六龄童开创“南派猴王”艺术,塑造的孙悟空形象深入人心,两位绍剧艺术大师编演的三十六本《西游记》,开创了绍剧猴戏的先河。
谈及青年时期随剧团赴北京怀仁堂演出《三打白骨精》的经历,章金云老师仍记忆犹新——毛主席观演时“六次鼓掌,八次开怀大笑”,这既是对绍剧艺术的肯定,更是对绍剧传承人的莫大鼓舞。这次难忘的经历也让他坚定了演好绍剧、演活孙悟空的决心。

访谈中,章金云夫人、绍剧表演艺术家董皎皎老师(曾饰演白骨精、铁扇公主等经典角色)与儿子章红柱先生也加入交流,共同分享了许多台前幕后的细节。荣耀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艰辛,章老师回忆起一次舞台意外:表演时不慎摔倒导致背骨断裂,剧痛中他仍咬牙坚持“演下去,把它演完”。这份对舞台的敬畏、对艺术的执着,正是绍剧人代代相传的精神脊梁,让绍剧口述史调研团队深切感受到传统艺术传承者的赤诚与担当。
访谈尾声,章金云老师将其主编的《“活八戒”七龄童·“南猴王”六龄童》赠予鲁迅人文学院,并亲笔题写赠言。书中详实记录了绍剧与猴戏的发展历程,这不仅是绍剧一步步发展演变的过程,也是非遗文化一点点壮大的历史。

“猴戏不姓章,它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小七龄童的话语掷地有声,道尽了绍剧艺术家的赤子之心与广阔胸怀。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是对绍剧文化的深度挖掘,更让青年学子走近绍剧艺术家的世界,聆听其背后的故事与精神。鲁迅人文学院的绍剧调研团队将继续深耕绍剧文化的挖掘与研究,为绍剧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性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