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团学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动态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运河遗韵,一桥三门——绍兴文理学院大运河研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1日 09:30    点击次数: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是江南运河和芜申运河“十字相交”的城市,据《越绝书·吴地传》记载:“吴古故水道,出平门,上郭池。”镇江“三山”一行后,绍兴文理学院鲁迅人文学院大运河研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师生们马不停蹄前往苏州探寻运河遗韵,聚焦“一桥三门”,先后来到苏州大学、宝带桥、盘门、闾门、閶门,探寻运河文脉。


苏州大学文学院

715日上午,实践团师生们来到苏州大学文学院进行运河文化交流与探讨,深入研究运河背后的历史变迁、文化意义和当代价值。

苏州大学文学院周生杰副院长、钱锡生教授对实践团师生进行了热情细致的接待,钱锡生教授带领实践团师生们参访了坐落在姑苏古城东护城河边,始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旧址,在错落有致的历史建筑和亭亭如盖的参天绿树间感受百年名校的深厚底蕴。在座谈交流会上,周生杰教授就苏州大学文学院的办学历史、办学情况进行介绍,随后,钱锡生教授以宋代日记体游记双壁——《入蜀记》、《吴船录》为切入点,对读互见,解码运河相关历史文化事件、重要路段节点等内容。陆游的《入蜀记》、范成大的《吴船录》中均有关于运河的游程记录和沿线风土人情,游记中融入两位大家的诗文功底以及丰富的地理信息和历史掌故,二者拓展了运河的书写空间,“逆流而上”与“顺流而下”两种视角互为发明,各具特色,是研究运河文脉的宝贵资料,丰富了古运河的面貌。

随后,实践团师生就古籍中的运河书写和大运河苏州段的遗产保存与保护等与对方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进一步深刻感受到运河文化在苏州的历史脉动与活态传承。交流过程中,周生杰副院长和钱锡生教授充分肯定了我院此次活动的路段选取、团队组建、实践成果,同时对我院坚持“人文行”传统,持续打造“人文行”实践教学品牌表示高度赞赏,认为此次活动不仅能在历史现场触摸到运河文化的魅力,更能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增长才干,为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运河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宝带桥

午后,实践团师生们冒着酷暑抵达大运河苏州段世界遗产点之一宝带桥,追溯古桥承载下的运河史事。这座始建于唐元和年间的古桥,横卧于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全长达316.8米,乾隆在《过宝带桥有咏》写到:“金阊清晓放舟行,宝带春风波漾轻。孔五十三易疏泄,涨痕犹见与桥平。”宝带桥53孔,是我国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连拱石桥。

宝带桥在千百年间静默地屹立,见证了朝代更迭兴衰,托载起货船与商贾的南来北往,编织着繁荣与衰败交织的历史织锦。宝带桥的石板路上,留下了文人墨客的诗词雅兴,每一道痕迹都是岁月的低语。关于宝带桥名字的来源,陈循的《宝带桥记》载,“有桥曰宝带......唐刺史王仲舒始作塘,障之河之西岸,今东南之要道是也。”唐中后期,随着唐政权对漕粮需求的不断增加,江南地区的漕运至关重要。苏州作为江南的产粮重镇,其漕运通道的畅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苏州刺史王仲舒决定在江南运河苏州段修建桥梁,以解决澹台湖口处水急浪高、不利舟楫的问题,并提升漕运能力。为了筹措建桥资金,王仲舒捐出祖传的宝带,以此作为桥梁建设的重要资助。当地百姓为纪念此义举,故取名宝带桥。

宝带桥宛如一条玉带,轻盈地镶嵌在碧波荡漾的姑苏,连接着往昔与今朝,它作为江南运河上的一座重要枢纽,对促进南北货物的流通与贸易的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实践团师生远观宝带桥,桥身如玉带蜿蜒伸展,石拱相连,错落成趣。踏上宝带桥,脚下的石板路在斑驳中显别致,桥面上石块材质、颜色、大小各异,溯其历史,宝带桥在唐、宋、元、明、清5代曾6次重建重修。明天顺《大明一统志》载,“宝带桥,.....岁久圮坏。正统间重建。”道光十一年(1831),由林则徐主持重修,修理费“工料银六千六百七十两有奇”。

盘门

随后,实践团的师生们来到了盘门。盘门静立于苏州西南隅,是全国现存唯一一处水陆并列古城门。《吴地记》记载“盘门,古作蟠门。尝刻木作蟠龙,镇此以厌越。又云水陆相伴,沿洄屈曲”,盘门由此得名。盘门不仅是地理上的交通枢纽,更是文化与经济的繁盛交汇点,是范成大笔下的“人语嘲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

同学们在俞志慧老师指导下挖掘盘门背后的历史,《吴越春秋》卷4《阖闾内传》有载,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筑城,动工之初建“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法地之八聪”,盘门为八门之一。由于吴国居辰位,越国居巳位,故而刻林木作蟠龙镇北,以威慑越国,故名“蟠门”。古语云:“北观长城之壮阔,南赏盘门之秀美”,恰如其分地描绘了盘门的独特韵味。陆门的沉稳、水门的灵动、瓮城的深邃,以及它们之间精妙的结构布局,尽收眼底。盘门的设计折射着了军事智慧,锯齿形的雉堞,似锋利的巨齿,守护城池安全;射孔、闸口、关石等防御设施可窥见当年的城防部署精密,展现着古代军事工程的精湛技艺。漫步于盘门之下,不仅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古韵今风,更能从中窥见姑苏古城长达2500年的辉煌历程。

胥门

离开盘门,经过一小时的步行,实践团的师生们来到胥门。明卢熊《苏州府志》载:“胥门,西门也,在阊门南,一曰姑胥门。”悠悠胥江,巍巍胥门,揽姑苏古韵今风。胥门亦为伍子胥建城时所辟八门之一,以遥对姑苏山得名。现存陆城门为元至正十一年(1351)重建,明清重修。东汉《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载: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胥门边可见伍子胥纪念园,可窥伍子胥雕像,背面恰刻有“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可见苏州人民对伍子胥筑造阖闾大城历史贡献的深切缅怀。实践团的师生们览见“民不能忘”石牌坊,此为苏州百姓们为纪念清正廉明的巡抚汤斌而建。时至今日,胥门古城墙经风雨剥蚀,仍显古朴庄重。

阊门

“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这样描写山塘街到阊门一带。阊门位于苏城西北,上有城楼,有南、北两个小门,东侧石亭中立有石碑,刻“气通阊阖”,相传天庭中有阊阖之门,故民间云:经此门可立达天宫。“吴趋自有史,请从阊门起”。西晋陆机如此在《吴趋行》中道到。历史上,阊门地区是繁华富饶地,《姑苏繁华图》可见阊门的繁盛。白居易任苏州时,在阊门外疏浚河道,引运河水入城,造福一方。清代纳兰常安《宦游笔记》称:“居民稠密,街弄通隘,客货一到,行人几不能掉臂”,是对阊门交通与经济发展的生动注脚。实践团的师生们走进阊门的每处街弄,考察运河兴阊的历史,览志仁里、泰伯庙,谒盛宣怀故居、严家淦旧宅,寻灯彩、木刻年画等运河边的传统手工艺。阊门,在吴侬软语里升腾起历史的烟云和市井的烟火。

大运河,流淌的不仅是水,更是活化的文化基因。大运河以其独有的平和与坚韧,静静铺展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实践团成员身临其境,深刻体会到了大运河在赓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身为人文专业大学生所肩负的文化使命与责任。实践团的师生们将继续把深刻的感悟与宝贵的收获,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这份宝贵的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心得感悟:

孙奕博:

漫步于苏州大学这所古朴与现代交织的学府之中,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每一景都映照着江南水乡的温婉与雅致。周生杰院长的引领,将苏州大学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让人不禁沉醉于这所学府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辉煌的发展历程之中。

钱锡生老师以范成大与陆游这两位北宋文坛巨匠为引,巧妙地编织起苏州与绍兴之间的文化纽带,不仅展现了两位词人间深厚的友谊与文学交流,更深刻揭示了江南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与人文精神。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系列,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农村的四季更迭、田园风光;而陆游的豪放与深情,则在他的诗词中跃然纸上,两者虽风格迥异,却共同勾勒出了北宋时期江南文化的多元与繁荣。

通过钱老师的讲解,我深刻感受到苏州与绍兴不仅仅是地理上的邻近,亦是文化上的紧密相连。而陆游的《入蜀记》与范成大的《吴船录》更是运河为两位诗人以及两地文化带来的不解之缘的历史见证。

吴姿妮:

“相土尝水,筑造阖闾大城。“这是对于伍子胥功业的评价,也是今日研学中令我最为印象深刻的一部分。公元前五一四年,伍子胥受阖闾之命,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铸造阖闾大城,周围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八风,水门八,以法地八职,城池绵延至今,已历两千五百余年。古胥门这一遗迹虽历经磨难损毁甚多,但站在胥门之下,抬头仰望这座屹立千年的古城门,仍能感受到其摄人心魄的残缺之美。在胥门周围的广场上,一座座诗词石刻记录着伍子胥的功绩,诉说着后人对其的敬仰。我们一行人沿着护城河一路探寻,穿过道道城门,走过条条小巷,古朴的城门,新式的体育器材,古老与现代在这里交汇。护城河与几道城门在千年之前守护着苏州百姓,而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仍然发挥着运行通航的作用,便利百姓的生活。

一条古河,几段古墙,连通古今,保证着世代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稳定。走在运河沿岸,倾听历史的低语,这是一场终身难忘的旅途。

孟轩仪:

本次运河行苏州站的第一日上午,我们探访苏州大学文学院,参观了苏大校园新老校区并参加了座谈交流会。在会中,文学院钱锡生及周生杰教授对于苏州大学前身、发展历史和中文专业现状的细致介绍、对于范成大、陆游《入蜀记》和大运河相关的深入阐述都领着我们走近那些积淀千年的文化底蕴,听见历史的声音。

下午,我们则来到了中国唯一保留完整的水陆并列古城门——盘门,沿着盘门外环城步道一路前行到达苏州城八门之一的阊门,我们走的路左侧就有京杭大运河环抱城垣,有垂柳飞鸟风景如画,有千年石桥横亘两岸,也有船只行人热闹来往,走过这段静谧却也喧闹的路,可窥千年前的姑苏风流、繁华盛景,也可看千年后的运河大放异彩,谱写着人文旅游、货运经济的新篇章。


联系方式
  地址:绍兴市环城西路508号
  电话:0575-88342248
  传真:0575-88348503
微信公众号
关注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 备案号:浙ICP备05014572号  |  您是访问本站的第 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