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13日,由浙江省鲁迅研究会、浙江师范大学主办,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艺术学院承办,绍兴文理学院鲁迅研究院协办的“鲁迅与文艺理论创新”研讨会暨浙江省鲁迅研究会2023年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共有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十余个省市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0余名专家学者莅临研讨会并发言交流。大会共收到论文60余篇。
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钟依均教授,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葛永海教授,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黄钟军教授,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古大勇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鲁迅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黄健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王洪岳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钟依均代表浙江师范大学对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嘉宾、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问候,并介绍了浙江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钟依均表示,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富有思想的文学理论家,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推动浙江省鲁迅研究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创新做出贡献。葛永海指出,鲁迅精神人格的形成与越文化关系密切,其思想和艺术渗透着鲜明的越文化因素,相信借助本次研讨会的深度研讨、思想交锋、智慧碰撞,能够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黄钟军简述了鲁迅在版画、电影、电视等领域的深远影响,对本次研讨会进一步传承鲁迅先生的精神财富、促进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创新发展寄予期望。古大勇认为借助浙江省鲁迅研究会这一平台能够加强省内外的鲁迅研究及文艺理论研究的交流,本次研讨会具有一定的跨学科性,期待本次研讨会能够深化鲁迅研究。黄健代表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对浙江师范大学在本次研讨会中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重申了鲁迅在中国文坛中的重要地位,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价值。
13日上午,大会报告第一场由南京大学张光芒教授主持,上海鲁迅纪念馆李浩教授评议。黄健教授作《“新声”的引力:鲁迅的文化感知》报告,阐释“新声”的三重意涵及对鲁迅的多方影响。浙江师范大学付建舟教授所作的《鲁迅的当下意义》报告中从三个角度分析鲁迅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的意义。浙江工商大学范家进教授在题为《“平民文学”的内涵、外延与启示》的报告中对“平民文学”概念的具体语境与内涵、1940年代以后与其他概念之间的“重叠共识”、今日文学如何平民进行解读。上海交通大学张全之教授所作的报告《中国现代叙事文学中的气象美学》围绕气象描写的艺术功能与美学特征展开。温州大学彭小燕教授作《“王得后鲁迅”的“立人”之思——<鲁迅研究笔记>读后》报告,将“立人”作为关键词从内外两个层面探析鲁迅思想。湖州师范学院余连祥教授在报告《鲁迅·丰子恺·<苦闷的象征>》中分析了《苦闷的象征》的原文及两个译本之间的关系。浙江外国语学院樊宝英教授的报告《鲁迅对<文心雕龙>“神思”术语的创造性转化》立足鲁迅对《文心雕龙》的研究,讲述其对古代文论的创造性转换。湖南师范大学周仁政教授在题为《<祝福>及祥林嫂悲剧重释》的报告中探究了《祝福》的主题、祥林嫂的性格与悲剧。绍兴文理学院古大勇教授在《鲁迅<伤逝>新材源考论——兼论鲁迅1923年前创作与周作人译文的关系》报告中提出《伤逝》的创作受到《金鱼》影响的观点。
大会报告第二场由范家进教授主持,张全之教授评议。张光芒教授作《“人心文化”视野下的鲁迅小说》的报告,指出研究鲁迅不仅要用人性的角度更要有“人心”的角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王秀琳教授所作的报告题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与鲁迅》,她从海外传播的角度阐释鲁迅的地位与意义。上海财经大学徐仲佳教授的报告《论鲁迅的现代性别意识》从性别意识出发,肯定了鲁迅作为一位女权主义者对男权制度的颠覆及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南京晓庄学院武善增教授在题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鲁迅形象的建构》的报告中提出鲁迅形象建构的基础是延安解放区时期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和定位。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李浩教授在题为《鼎革之际——略谈鲁迅笔下的过年》的报告中指出在鲁迅的作品中,充满道统意味的过年背景下,人物往往无法保持正常的人性。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李震带来的论文为《论鲁迅的艺术人类学思想》,论文指出鲁迅通过对文艺的起源、文艺的人类意识基础以及文艺的俗态价值叙述,传递出他对艺术与人类生存的关系、艺术的多元文化维度等诸多问题的态度,这正体现出鲁迅在艺术人类学上的思想形态与主题。
13日下午进行分组研讨,五个组近40人作报告进行学术交流。徐仲佳、樊宝英、雷登辉、俞敏华、邹贤尧任各组主持人;武善增、徐从辉、王洪岳、斛建军、王秀琳任各组评议人。
研讨会闭幕式由浙江省鲁迅研究会秘书长、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卓光平副教授主持,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彭小燕教授进行学术总结,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范家进教授作闭幕式致辞。这次学术研讨会从鲁迅与与中外文艺理论的关系出发,强化了“鲁迅学”与文学、影视、绘画、音乐、木刻及海外鲁迅传播与教育等主题的结合。鲁迅学界和文艺理论界联合举办的这次“金华会议”对于推动新时代鲁迅研究与文艺理论的共同发展及互渗,促使鲁迅研究和文艺理论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和范式重构,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文:赵明惠、陈思斯/图:李玉(新闻报道转自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