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文太行行之三 | 在晋祠中拉近文字与历史的距离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10日 09:36    点击次数:

       太行行的第三天,人文小队来到了山西晋祠,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

     


       早上八点小分队便从酒店出发,一路上,俞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晋祠的一些文物及历史文化。他提到对晋国历史有着重要作用的人物——智伯。据《左传》记载:智宣子有三子,喜智瑶,决定传位于他,族人智果以“但甚不仁”为由反对。后来智伯执政开渠以汾水灌赵国都城,赵国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两家一起攻打知国,结果智国战败,智伯亡。这也就是智伯渠的由来。俞老师精彩的讲述让大家忘记了旅途的疲惫,有的目光紧紧注视着俞老师,有的埋头认真的记着笔记,不愿错过一点知识。
       上午9点左右,小分队顺利到达晋祠,跟随导游的步伐一步步走入晋祠。导游从山西的历史源头说起,老师同学们不时予以补充。从晋祠门口一眼望到底,远山像一个倒挂的瓮,当地人又将其视作为元宝,所以又叫元宝山。进入晋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参天刺槐,周柏唐槐,其是晋祠三绝之一,另二绝为宋代彩塑和难老泉。此处导游讲述到唐代的历史,提问大家“拓跋后来改名为什么?”老师们脱口而出“元”,一问一答中,历史也变得活泼生动。穿过会仙桥,站在对越匾下,眼前依次排列为献殿、鱼沼飞梁、圣女殿,这便是晋祠三宝。献殿虽小,但其充分利用力学原理:柱子倾斜,无形中形成三角结构,抗震能力强。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曾到此考察。献殿之后为世界上最早的立交桥——鱼沼飞梁。古人以“圆形为池,矩形为沼”,极尽讲究,体现严谨。具有重要地位的圣母殿供奉的是周武王姬发的王后、姜太公之女邑姜。随后,大家各自游览圣母殿四周碑文,用手指去感受历史的厚度,借碑上文字用眼睛去探寻过往的故事。一路走走停停,记录历史,感悟生命。
       离开晋祠,为了寻找《史记》中的豫让桥,沿着豫让的足迹,师生们来到了一心想访的赤桥村。在向当地村民一番询问后,大家见到了一棵已经存在2000多年的豫让槐,而豫让桥却已不复存在,但在槐树旁还有一座寺。正当师生们为如何进寺束手无策时,村书记闻讯赶来,给今日行程带来意外惊喜。 


       村书记介绍此寺是为纪念豫让而建造,在寺中还陈列着一尊断头豫让像。在室内的壁上还保留着半墙壁画,老师们更凭画中的人物穿着与村民、同学们探讨其创作年代。在和村书记的交谈中了解到在他小时候还能看到水和桥,只是如今智伯渠已经干涸,豫让桥也被现代公路取代。但村书记还告诉大家脚下的道路原还是李世民路过的官道,正印证了“历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参观完意外收获的豫让寺之后,便启程去往下一站——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再去看时,已经失去了最原始的历史味道,古城大多已被商业店面所布满,只有门口那座雄伟高大的护城墙似乎把人重新带入当时的历史。历史的车轮虽然不断地前进,但这些历史的痕迹,依然在岁月的长河里闪闪发光,吸引着人们前去观赏、探索的脚步……
       于晋祠收获颇丰,通过游行来学习着实让人印象深刻。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人文环境,还是要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期待接下来的旅程。
     

    联系方式
      地址:绍兴市环城西路508号
      电话:0575-88342248
      传真:0575-88348503
    微信公众号
    关注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 备案号:浙ICP备05014572号  |  您是访问本站的第 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