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下午,“蕺山讲坛”第七讲:“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的文化地理建构——《尚书·禹贡》的早期书写研究”在绍兴文理学院南山校区举办。讲坛由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燕京人文讲席教授赵敏俐先生主讲,鲁迅人文学院副院长刘亮教授主持。
赵敏俐教授首先探讨了大一统观念的起源与《尚书·禹贡》文本的特殊性。赵教授开篇抛出关键问题:“大一统观念何时产生?”他指出,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尚书·禹贡》中九州的概念。赵教授梳理了历代学者对《尚书·禹贡》的研究史,指出一个关键误区:将《尚书·禹贡》视为真实的历史地理记录。汉唐至宋,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尚书·禹贡》与现实地理的矛盾,但仍倾向于将其解释为“地理变迁”。赵教授指出,地理山川不会大幅改道,《尚书·禹贡》中的九州划分并非对现实地理的精准记录,而是中华民族结合神话背景下早期书写的理想化建构。
接着,赵敏俐教授从自然环境到文化背景解读了《尚书·禹贡》书写现象的历史成因。他提到,考古与环境研究表明,当时中国北方经历了气候变化,由洪水时代转变到气候适宜期,为大禹治水的神话提供了自然基础。洪水的灾难性记忆,被凝聚为英雄神话,而大禹的形象象征了人类战胜自然的努力,体现了物质文明的一次重要变迁。
最后,赵敏俐教授深入探讨了《尚书·禹贡》在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价值,指出其在地理与政治上都标志着中华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在政治上标志着中华文明走向广域王权时代,从部落联盟到家天下的历史变迁,反映了早期王权国家的雏形,标志着中华民族统一意识的觉醒。在地理上体现了大一统的必然性,《尚书·禹贡》通过九州的划分与五服制度,首次系统性地勾画了中华大地的空间结构。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而深刻,既结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学证据,又突破传统的研究视角,带领听众重新认识《尚书·禹贡》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激发了在场师生对中华文明源流的深入思考。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探讨深入。
文字:许晓宇 图片:斯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