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讲座 >> 正文

蕺山讲坛第六讲:“《毛传》本于荀卿说”的形成及其经学史意义——赵培谈《毛传》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5日 19:11    点击次数:

20241212日晚,应鲁迅人文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研究员赵培在鲁迅人文学院613会议室,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毛传》本于荀卿说’的形成及其经学史意义”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曹建国教授主持。


讲座中,赵培老师从《毛诗》授受的早期脉络的相关记载入手,从现存传世的郑玄的文献里从未提过荀子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对“《毛传》本于荀卿说”这种从三国时期提出来,一直被接受,从来没有被怀疑过。对此,赵老师进行了思考,试图带领大家去反思东汉中期明、章帝之后出现的一系列关于古文经学脉络重塑的现象。

《汉书·艺文志》《汉书·儒林传》分别在讲到“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毛公、赵人也。治《诗》……”,其中并没有提到荀子,郑玄作《诗谱》也没有提到荀子。真正提出把荀子放进《毛诗》传述系统的是三国时人陆玑,其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所载《毛诗》经传授受系统加入了荀子。这个说法出现后,后来就再也没有人怀疑,并且在《经典释文序录》《初学记》等书中被慢慢接受,成了《诗经》学“常识”。

然后,赵老师用《陈风·东门之杨》《鲁颂·泮水》为例,谈《毛诗正义》如何关联《毛传》与荀子说,又以《桧风·羔裘》《小雅·角弓》为例,讨论《毛诗正义》关于《郑笺》用荀子说。赵老师又指出,“《毛传》本于荀卿说”作为一种解经策略,在清代学者那里也比较习见。如臧琳《经义杂记》用《郑笺》本于荀卿说来解释《小雅·角弓》郑笺的“遗读为随”,胡承珙在《毛诗后笺》、陈奂《诗毛氏传疏》中则亦多就《毛传》用荀说来解经。

赵老师认为,从《诗经》学史来看,“《毛传》本于荀卿说”的出现宜从后汉以来古文逐渐隆盛的背景上来分析。东汉中期以后,随着实力的增长,古文经需要重构自身授受的合法性。就《诗》学而言,荀子在汉代官学传授上的核心地位不可动摇,尤其是荀子和《鲁诗》的关系毋庸置疑。东汉以后,《毛诗》渐渐取代三家成为官学《诗》学,故陆玑建构《毛诗》与荀子关系以自重。而《荀子》用《诗》、用《礼》同《毛传》的“相合”特征,从内外两个方面推动了此说的广泛接受。除此之外,汉代“杂学”的实际需要后世通过重塑儒学授受脉络来捍卫经学的纯正性与合法性。


赵培研究员的精彩发言高屋建瓴,显示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充分展现了学术大家的风采。不仅加深了听众对“《毛传》本于荀卿说”的理解,也激发了大家对先秦文学研究的兴趣。在讲座结尾之际,曹建国教授对赵老师的演讲进行了的总结,高度评价了赵老师敏感的学术问题意识,在大家都视而不见之处发现问题,并就一些问题和赵老师进行了交流,如徐整的说法为什么被大家“自觉”漠视。其他听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也就《说文解字》《释名》中的一些问题,如“搜,众意”训诂、郑玄的经学背景与学术追求等,与赵培研究员进行了相互交流。赵老师还就古代文学、文献学学生必须要读经典原典,先秦两汉文学的入门学习可以做出土文献集释等,给听讲座的学生以方法论指导,令在场的同学深受启发。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文字/图片:胡泽楠



联系方式
  地址:绍兴市环城西路508号
  电话:0575-88342248
  传真:0575-88348503
微信公众号
关注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 备案号:浙ICP备05014572号  |  您是访问本站的第 位客人